經過多年的創新與發展,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我國深化能源革命、強化能源安全戰略以及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的互補與協同發展積累了經驗。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和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更加復雜多變,未來,現代煤化工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總結經驗和教訓是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認真總結“十三五”以來升級示范的經驗十分必要,現代煤化工技術雖然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尚不完全具備大規模產業化的條件,系統集成水平和污染控制技術有待提升,生產穩定性和經濟性有待驗證,行業標準和市場體系有待完善,目前現代煤化工產業整體仍處于升級示范階段。馬上就要啟動“十四五”國民經濟及各行業和各地區新的發展規劃,在回答“現代煤化工要不要大發展”這個問題之前,筆者認為首先應作一個必選題“我們的升級示范是否取得了預期的目標”,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個根本前提,十分必要。要放到國際石化大產業、大背景、大平臺上重點總結,這項工作做扎實了,再來回答現代煤化工產業在升級示范的基礎上如何發展?在哪些方面需完善提升、哪些短板必須補齊?
二是技術創新是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現代煤化工產業面臨關鍵技術的挑戰和制約,尤其是大型產業化成套技術和重大裝備的創新方面。我們不能把世界公認的“世界領先水平”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的一套套產業化裝置,建立在“萬國牌”技術和關鍵設備組合甚至是拼裝的基礎上。“十四五”期間能否完全立足自主技術和裝備,從氣化技術到烯烴聚合技術全流程的升級示范裝置,筆者認為我們已經具備這樣的基礎和條件,所以創新方面,應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約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技術,甚至是顛覆性技術;還應該認真研究組建現代煤化工產業公共創新平臺或技術創新聯盟,并強化創新人才和團隊的培育和成長,通過創新引領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的突破。
三是綠色發展是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全球石化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綠色發展已是科技革命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方向,煤化工產業的特殊性使其在綠色發展方面面臨著艱巨的挑戰。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強全過程控制管理,降低“三廢”排放強度,提升“三廢”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末端治理向綜合治理轉變,提高產業清潔低碳發展水平;重視能量綜合利用、水循環利用、二氧化碳減排及其捕集應用等。通過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加大培育綠色發展典型企業和園區的示范力度,實現源頭控制、過程清潔和末端治理并重,不斷提升全行業綠色發展的水平。
四是產品差異化、高端化是現代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缺油少氣多煤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發展潛力和空間,2018年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8%,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大43.2%,由于油氣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導致我國部分基礎石化產品,尤其是高端專用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等仍需大量依賴進口。去年我國進口石化產品與現代煤化工產業相關的有乙烯、聚乙烯、丙烯、聚丙烯等。為改變石化產品“低端過剩、高端缺乏”現狀,當前石化行業很多企業都在加大產業鏈的延伸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力度,所以現代煤化工產業的未來發展一定要市場為導向,既與東部大型石化基地做好協同發展,又要與煉化一體化裝置的產品結構做好差異化發展。現代煤化工產品與石化產品有著不一樣的分子鏈結構和自己獨特的性能優勢,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做好差異化和高端化,就會有自己的市場定位和競爭優勢。
五是集群化發展是現代煤化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打造現代產業集群是建立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有關部委正在研究立足現有經濟基礎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指導意見或實施方案。全國共有石化園區676家,收入在500億元以上的有47家,按照國務院新修訂的《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的部署和“科學規劃,布局合理,產業協同,管理高效,集群發展”的思路,現有沿海七大石化基地和榆林、寧東、鄂爾多斯、新疆準東4個西部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立足自身優勢,按照東西部優勢互補、差異化發展的原則,突出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特種化學品等高端產品鏈,培育配套性強、產業鏈協同性強、產業集聚度高、能量梯級利用的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群,并積極爭取列入國家試點示范,全力構建石化與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化、園區化和集約化、一體化的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
(作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傅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