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產地供給恢復強于下游需求企業復工,煤炭供應寬松;疊加疫情在世界蔓延的影響,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下降。國內外巨額價差導致進口量增加,煤炭供應寬松局面加劇,加速國內煤炭價格下行,市場看空情緒上升。4月,國內煤炭企業出臺的量大優惠政策更是加強了下跌的走勢,煤炭現貨價格高位回落且持續大幅下跌,連續跌破國家發改委確定的煤炭價格綠色區間、黃色區間。
4月下旬,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連續發出相關意見和通知,呼吁煤炭企業科學組織生產銷售、理性營銷。煤礦減產效應帶動環渤海港口庫存下降。5月,內蒙古煤炭外運量大幅減少,疊加大秦線檢修,北方港口煤炭調入量明顯減少。在外來電減少帶動沿海電廠日耗煤增加、進口煤通關收緊預期等因素影響下,電廠拉運積極性提高,釋放部分采購需求,環渤海港口庫存持續大幅下降,煤炭價格止跌快速反彈。
從后期發展趨勢看,在供給側方面,隨著“六穩”“六保”政策深入實施及安全生產要求措施落實到位,煤炭企業嚴格控制超能力生產,港口煤調入量或將繼續維持低位。再加上南方多個港口進口煤通關受限,短期內市場有效供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煤炭價格反彈將持續一段時間,個別煤種特別是缺乏進口煤補充的煤種漲幅會較大。
當前,境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還在發展演變,國內經濟的穩定復蘇也面臨著許多新挑戰。
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后期我國將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據了解,今年我國財政刺激資金總額將達10.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萬億元。但從結構上看,增加的1萬億元財政赤字及1萬億元特別抗疫債將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另外,《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兩新一重”,即加強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預計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穩經濟的重要著力點。隨著下游企業復工復產節奏加快,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逐步恢復,基礎設施建設施工項目加速推進,主要耗煤行業需求可能將逐步回升。再加上近期氣溫升高,下游企業逐步進入“迎峰度夏”的儲備期,疊加水電不及預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能源需求。
初步判斷,“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間,煤炭市場供需或將有一定缺口,后期預計煤炭需求有望逐步恢復,但拉動煤炭總體需求的主力引擎或將總體較弱。